制定 vi 設計使用規范,關鍵是把 “能做什么” 和 “不能做什么” 說清楚,讓團隊用起來有章可循,又不至于束手束腳。
先從核心元素的 “底線” 劃起。logo 得寫明各種 “禁止項”:不能隨意拉伸變形,比如原來的長寬比是 3:2,就標清楚 “縮放必須保持這個比例”;不能加多余裝飾,像陰影、漸變、邊框這些,除非規范里特別允許。再把 logo 的不同版本列全 —— 橫版、豎版、簡化版、反白版,分別標注適用場景,比如名片用橫版,工牌用簡化版,深色背景必須用反白版。
顏色規范要給 “具體數值”。主色、輔助色都得標清 CMYK(印刷用)、RGB(屏幕用)、Pantone 色號(特殊材質用),避免不同設備顯示色差太大。舉個例子,主色是深藍色,就寫 “CMYK: 100,80,0,30;RGB: 0,51,102”,再附一張色卡圖,直觀明了。還要提醒哪些顏色不能搭配,比如主色和某個輔助色疊在一起會顯臟,就明確標注 “禁止同時使用”。
字體使用得 “定死范圍”。列出品牌專用的標題字體、正文字體,注明商用授權來源,避免侵權。規定不同場景的字體大小,比如官網標題不小于 24 號,產品說明正文不小于 12 號,保證易讀性。如果用了特殊字體,最好附上字體文件,方便團隊統一安裝。
應用場景要 “舉例子”。把常用物料(名片、信封、工牌、海報、社交媒體封面)做成模板,標上 logo 位置、字體型號、顏色搭配。比如名片模板上,logo 距離邊緣必須留 5 毫米,姓名電話用指定字體,背景色只能用主色或白色。再附一些錯誤案例,比如 “logo 被截斷”“用了非指定字體”“顏色偏差太大”,對比著看更清楚。
最后留 “靈活空間”。輔助圖形可以設計幾個變體,說明 “可單獨使用,可組合使用,可調整大小但不能改變圖形結構”。比如輔助圖形是圓點,就寫 “可單個用在角落,可排列成邊框,直徑最小不小于 5 毫米”。再加個 “特殊場景說明”,比如遇到沒涵蓋的新物料,該找誰確認用法,避免團隊擅自改動。
規范不用寫得太復雜,像本操作手冊就行,圖文結合,重點標紅。團隊拿到手,一看就知道 “這么用是對的”,品牌形象才能一直保持整齊。
尼高vi設計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專業的vi設計、品牌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的深圳vi設計公司,擁有豐富的品牌vi設計、企業CI設計經驗,詳情可查看的品牌vi設計升級案例。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原作者的觀點,除了已經標注原創的文章外。文章中出現的商標、專利、圖片和其他版權均屬于其合法持有人。如文章中圖文有侵權或者錯誤信息,請聯系我們! 我們將在確認后的24小時內刪除。本網站之聲明以及最終解釋權均屬深圳市尼高企業形象設計有限公司所有。